一個爸爸的反省 (摘錄~ 聯合報 賀陳旦)
我最近在聯合晚報上放言發表了一些對子女教育的看法。坦白說,剛受訪完,我就後悔了。還向對方說,不登沒關係。希望這件事就此消失。
為什麼呢?一方面我覺得我的看法太硬,也太主觀了,不適合晚報感性溫馨的基調;另一方面,作為一個憂心青春期子女的父親,我把好多事情夾雜在親子的題目下,話反而沒說清楚,有焦慮之情,卻少焦慮之實。在這裡想再補充一下,試試把焦慮理性化。
我對子女的教育,多少來自於對未來社會的投射。大的政經變化難以推論,暫時擱下不計。就個人來說,我想下一代要面臨的最明顯挑戰,就是「變動」二字。職業,人際關係,乃至社會價值觀都會動態變化。「一技之長」,「永續僱用」這些我們這個世代一生追求的安全感,在下一代身上,怕再難適用了。職業常變動,原來隨工作而穩定的地域認同,鄰里關係,不見得能持續,不免淡薄了。另一方面,追求新工作,適應新環境的壓力,卻長相左右,個人固然緊張不已,人際關係也因而改變,過去和出身有關的五倫,都不敵今日社會因工作而生的同事關係。可是,工作又是變動的,現代人最依附的人際關係─「同事」,因而,也變得不長久,不可靠。
面對愈來愈變動的未來世界,我能幫助子女的是什麼呢?套用一種說法:「硬的更硬,軟的更軟」。我期待他們:「不變的更不變,應變的更能變」。不變的範圍要縮小到自己身上。最核心的部分,不是自己得了什麼學位,是誰家後代,或者交遊多廣闊,在變動的社會都不可靠。最要固守的是自己。自己的本質(例如:體能,自信心);和自己相處(如:孤獨,自我鼓舞)等等,要認識,要練習。最好培養一、兩樣可以自己獨享的興趣,所謂「人無癖則不立」也!
而同時,不得不應變的事物,卻要用最大的柔軟度來迎接。對新人事,新環境,永保謙虛、尊重,給自己充裕的時間去調整。還沒有把握以前,至少不要引發敵意。其次,要維繫一生的好奇心和學習力。問和學之間,引導了別人對你的認識,自己也選擇了適應新環境的節奏,其中妙處無窮,真是「學問」!
以上所說的「不變」和「應變」之間並沒有那麼難分辨。我們如果用心觀察生活或工作中獲大家欣賞佩服的人,很少有人只因學識技術好而贏得好感,往往是其他更個人的特質使然,例如:樂觀、團隊精神、鍥而不捨等等。未來的社會中,後者這些特質,依然是重要「不變」的。「應變」部分,有人稱為實務,有人強調人脈,反而可以在肯定聲中逐漸學到。
因此,我不在乎子女的考試分數,我在意他們是否在學習中找到樂趣;我不想知道他們的名次,我比較想聽他們講小組作業中團隊互動的過程;我希望常和他們旅行,特別是去不一樣的地方,看不同的人,體會差異,學習尊重;我鼓勵他們和長輩講話,特別是「聽」老人家講話。傾聽是重要的基本特質。
作為父母,teenagers的父母,我們看著他們走入生理轉型期,時而憤憤,時而茫茫,掙扎著要認識自己,和自己相處;而同時,他們要承受無情無歇的考試和升學壓力,大人社會的外在標準強加在下一代身上,要代替、剝奪孩子為自己找尋的位置和節奏。許多年輕孩子青春正盛只因替換過程中,過不了外在標準,自己又不及找到自己,人就被完全剝奪而毀了。我不要當這樣一個爸爸!
我不是故做輕鬆的把對下一代教育簡化成「不變的更不變,應變的更能變」,只是覺得我們的孩子承受的太多了,讓我們協助他們,放下他人加諸的擔子,回到自身,輕鬆的步向他們自己的人生。
留言列表